当前位置:首页-智慧话语-忍经

 

末尝按黜一吏

陈文惠公尧佐,十典大州,六为转运使,常以方严肃下,使人知畏。而重犯法至其过失,则多保佑之。故未尝按黜一下吏。

译文:陈尧佐,做过十个大州的长官,六次任转运使,他以公正而严肃的态度对待部下,使人感到敬畏。对犯罪较重的人以及其过失,却多加原谅。所以不曾罢免过一位官吏。

小过不怿

宋朝韩亿在中书,见诸路职司捃拾官吏小过,不怿曰:「今天下太平,主上之心,虽昆虫草木皆欲得所。士之大而望为公卿,次而望为侍从,职司二千不下,亦望为州郡,奈何锢之于圣世!」

译文:宋朝韩亿在中书省任职时,见各路官员苛求下级官吏的小过错,不高兴地说:「现在天下太平,皇帝哪怕是昆虫草木都想让他们各得其所。士大夫上则希望成为公卿,次等的也盼望担任侍从职位,享禄在二千石以下的,也希望成为州郡的长官。为什么将他们禁制在这太平盛世呢?」

拔藩益地

陈嚣与民纪伯为邻,伯夜窃藩嚣地自益。嚣见之,伺伯去后,密拔其藩一丈,以地益伯。伯觉之,惭惶,自还所侵,又却一丈。太守周府君高嚣德义,刻石旌表其闾,号曰义里。

译文:陈嚣与纪伯是邻居,纪伯晚上偷偷地将竹篱笆向陈嚣地里移动,以增加自己的土地。陈嚣发现了,等到纪伯走后,就悄悄将篱笆又向自己这边移动一丈,使纪伯的地更大。纪伯发觉以后,十分惭愧,除去归还侵占的土地之外,又将篱笆向自己这边移动一丈。周太守认为陈嚣品德高尚,所以用石刻上「义里」二字,来表扬陈嚣。

兄弟讼田,至于失败

清河百姓乙普明兄弟,争田积年不断。太守苏琼谕之曰:「天下难得者,兄弟;易求者,田地。假令得田地,失兄弟心如何?」普明兄弟叩头乞外更思,分异十年,遂还同往。

译文:清河老百姓乙普明兄弟两人,为一块田地相争了多年。太守苏琼教导他们说:「普天之下,难得的是兄弟,而容易得到的是田地。如果你得到田地,却失去了兄弟的情义,又有什么意思呢?」普明兄弟两人叩头,请求去外面想一想,这样分开了十年的两位兄弟一同回家了。

将愤忍过片时,心便清凉

彭令君曰:「一朝之愤可以亡身及亲,锥刀之利可以破家荡业。故纷争不可以不戒。大抵愤争之起,其初甚微,而其祸甚大。所谓涓涓不壅,将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人能于其初而坚忍制伏之,则便无事矣。性犹火也,方发之初,戒之甚易;既已焰炽,则焚山燎原,不可扑灭,岂不甚可畏哉!俗语有云:得忍且忍,得诫且诫,不忍不诫,小事成大。试观今人愤争致讼,以致亡身及亲、破家荡产者,其初亦岂有大故哉?被人少有触击及必愤,被人少有所侵凌则必争。不能忍也,则詈人,而人亦骂之;殴人,而人亦殴之;讼人,而人亦讼之。相怨相仇,各务相胜,胜心既炽,无缘可遏,此亡身及亲、破家荡业之由也。莫若于将愤之初则便忍之,才过片时,则心必清凉矣。欲其欲争之初且忍之,果有所侵利害,徐以礼恳问之,不从而后徐讼之于官可也。若蒙官司见直,行之稍峻,亦当委曲以全邻里之义。如此则不伤财,不劳神,身心安宁,人亦信服。此人世中安乐法也。比之争斗愤竞,丧心费财,伺候公庭,俯仰胥吏,拘系囹圄,荒废本业,以事亡身及亲、破家荡产者,不亦远乎?」

译文:彭令君说过:「一时之怒,可以断送性命,连累家人;锥尖刀刃那么大的蝇头小利,可致倾家荡产。所以纷争不可以不忍让。一般来说,纷争都是起源于很小的事情,但是其造成的恶果却很大。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细小的流水不阻止它,就能汇成江河;纤细的丝线不斩断它,也可以织成罗网。』一个人如果能一开始就坚持忍让,制伏自己的情绪,就不会有事。人的性情就像火一样,火刚烧起来时容易弄灭,但是一旦烧成大火,就会烧掉山林与陆地,很难扑灭了。这不太可怕了吗?所以俗话说:『得忍且忍,得诫且诫,不忍不诫,小事变大事。』再看看现在的人,挑起纷争导致官司缠身甚至送掉性命,连累家人,造成倾家荡产,当初哪有什么大的原因呢?别人稍微触犯了你,就怨恨别人;别人稍稍侵占了你的好处,就一定与人争辩。不能忍让,这样就骂人,别人也骂你;殴打别人,别人也殴打你;告别人的状,别人也告你的状。相互仇恨,各人都力争取胜。这种心思越炽热,就无法遏制了,这就是送掉性命,连累亲人,倾家荡产的原因。不如一开始就忍住愤怒,过一会儿,心境也就自然平静了。纷争一开始就忍让,别人果真侵占了你的利益,慢慢地以礼相询;不行再去打官司也可以。如果官府主持正义,但判决有些严厉,也当委曲求全照顾邻里情义。这样就不会伤财,也不会劳神,身心安宁,别人也能信服你。这就是世上的安乐法。比起那些竭力与人纷争,以至于费心费财,伺候官府,巴结小吏以及关进监狱,荒废事业,甚至丢掉性命连累亲人的人,其差距是多么大呀。」

 

 

大方广文化公益网编辑部
www.df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