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挑战不挑食
 
                          
                          
                        
                         
她长着一张圆圆的笑脸,眉开眼笑时眼睛几乎眯成一条缝,上弯弯翘翘的小嘴,下弯弯细细的眉毛,仰起鼓鼓软软粉红的小脸蛋,对着人咯咯直乐,真是个超级可爱的小宝贝。 
                          这个超级可爱的小宝,就是「杨老师书法教室」幼小衔接德艺素质班的学员——乐妞。 
                          乐妞人如其名,性格快乐无忧,几乎总是见到她笑眯眯的样子。 
                          不过,这个笑眯眯的小女孩,也有特别犯愁的时候,那就是——吃饭。 
                          犹记得她刚来杨老师书法教室餐厅用午餐时,面对着小半碗饭菜,愁眉苦脸,唉声叹气。餐厅老师精心调配的健康营养午餐,于她,竟是那么难以下咽。 
                          就为不好好吃饭这事,乐妞妈妈特别郑重地跟指导老师沟通过。乐妞由于嗜好肉食,体型偏胖,曾遭到小朋友的嘲笑,乐妞自己也挺为此烦恼。但一到饭桌前,想吃肉的感觉还是占据了上风,小肚子一直减不下来。老师详细了解了乐妞的饭量,日常特别喜爱的菜品及主食,心里便盘算好了如何调配她的饮食。 
                          「对饮食,勿拣择。」这是乐妞学习的《弟子规》中的一句,可是,道理归道理,要实际做到,不容易! 
                          第一次午餐,乐妞足足吃了一个小时,以至于午饭后的游戏没有能参加。窗外小伙伴们欢快的声音传来,乐妞失落地跑到窗前,看着小伙伴们渐渐远去的身影,失落又无奈地叹了好几口气。 
                          不过,在老师的耐心引导下,乐妞最终还是吃完了所有的饭菜,没有浪费。为此,她荣获了「战胜自己」的奖励——一块糖。                            
                         但是,第二次午餐,乐妞一瞅碗里的饭菜,又眉头一皱,唉声叹气道:「看来我今天又没法参加游戏了!」                            
                         果然,其他小朋友在规定时间用餐完毕,只剩下乐妞还对着碗里的饭菜,不肯吃完。 
                          明明是营养丰富的饭菜,但孩子就是吃不下。他在那里固执地坚守,坐着,不吃,不吃,就不吃。这个时候,我们大人该怎么办呢? 
                          是否到最后,看到孩子那么「痛苦」的样子,会不会觉得,算了吧,就那么一点儿了,这次就倒掉算了,一边倒一边嘱咐:「下次可不能这样了!」 
                          倒了第一次,孩子看在眼里,心里可就有数了,只要坚决磨到底,大人最终还是拿我没办法。 
                          所以,下次,下次,再下次……然后,孩子就会形成一个概念,他的坚持是对的。而且他还会不知不觉中举一反三——不,举一反三千。大人在孩子的坚持面前一再退让,节节败退,直至全面崩溃。 
                          多少拿孩子无可奈何的父母啊!多少的家庭,深切的爱伴随着无可奈何的屈就,矛盾与烦恼就此而来。 
                          那么,乐妞吃饭这件事,到底有没有解呢?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场景:                            
                         小朋友们排好队,拎着各自的餐盒下楼了。老师过来对乐妞说:「乐妞,其实你碗里的饭菜已经不多了,我们来看看,一、二、三、四、五,顶多五口你就可以吃完了。我知道你很想参加游戏,这样吧,我们俩扣一个章,给你五分钟时间,我去换衣服,你赶紧把饭吃完,我下来带你去跟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好吗?」                            
                         乐妞实在太想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了,昨天她就没玩成,是很大的遗憾,她可不想今天重蹈覆辙。她估摸了一下,觉得自己其实可以很快吃完的,于是点点头。                            
                         老师便和她勾了手指,算是「扣章」了。然后,老师便走了。 
                          等老师五分钟后再来到餐厅,发现乐妞不仅把饭菜吃完,还把碗筷都洗干净了。 
                          乐妞获得了老师的夸奖,而且老师也带她追上小伙伴,她又一次战胜了自己。看,游戏场上的乐妞,是多么的开心呀!                            
                         「扣章」成功,这件事说明了什么?                            
                         
                         -  
说明一: 当老师和乐妞扣章时,其实已经将乐妞专注于无法吃下饭菜这种烦恼的心情,转换为「只要把这为数不多的饭菜吃下去,就可以和小朋友玩耍了」,因此乐妞面对着一个非常吸引自己的前景,通过努力即可眼下达到,这给了乐妞极大的动力; 
                          说明二: 扣了章,代表着碗里的饭菜必须吃完,由此产生的效果,是增强乐妞的责任感,不可以浪费粮食; 
                          说明三: 把一餐饭吃完,这并不是最终目的。但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让她学会珍惜,更重要的是懂得规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那么,这次「扣章」成功以后,是否乐妞从今以后吃饭便一路绿灯,再也不会令她烦恼,也不用老师操心了呢?  
                          
                            
                          
                           那么,这次「扣章」成功以后,是否乐妞从今以后吃饭便一路绿灯,再也不会令她烦恼,也不用老师操心了呢?  
                         非也。 
                          要知道,一个人原先的不良习惯,根深蒂固,想要改变绝非一日之功。所以,面对孩子的教育,为人父母、为人师者,一定要有坚持到底,不疾不徐,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逐渐将孩子的不良习惯调整过来的信心和方法。 
                          譬如,乐妞品尝了一次抓紧时间吃完饭后,即可与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的快乐。此后,这种快乐仍然对她有强大的吸引力,但饮食方面长久形成的嗜好,却仍令其习惯性地抗拒与磨蹭,以至于她几乎成为「第一名(倒数)」的不二人选。                            
                         面对乐妞的饮食问题,老师们齐心合力,每顿饭都会以各种方法开导、鼓励乐妞,把饭菜吃下去和小肚子交朋友。                            
                         譬如,乐妞看到大白菜,不想吃。老师告诉她,大白菜有很丰富的营养,尤其在蔬菜里含钙量比较高,「吃了大白菜,我们乐妞的身体会变得非常健壮!」老师一边说一边做了个握拳,胳膊很有力的动作。乐妞笑了,在老师的鼓励下将大白菜嚼了嚼,再努力咽下去。老师给乐妞伸了大拇指,乐妞再接再厉,将大白菜吃完。                            
                         吃完饭,老师问乐妞,你为什么不喜欢吃白菜呢?乐妞说她不喜欢白菜的味道。但乐妞紧接着有点羞涩地笑着说:「我感觉我现在有一点点喜欢吃白菜了。」老师好高兴,说道:「真的呀!乐妞很懂道理哟,知道大白菜是身体健康的好伙伴。」哇,这下乐妞更高兴了。 
                          有一天,乐妞把米饭、菜和馒头都吃完了,要喝冰糖银耳莲子红枣炖梨汤了,乐妞看到里面的银耳,又皱起眉头,不肯吃。                            
                         老师对乐妞说:「乐妞的小脸为什么红嘟嘟那么可爱呢?就是因为吃下这些好东西有营养啊。尤其是银耳,对皮肤很好噢。」 
                          结果,乐妞又一次「战胜了自己」! 
                          孩子的成长,是需要大人给予适当的助力的。有时,乐妞碗里剩下最后的几口,感觉吃不下了。这时,老师就会过来,帮她分析这里面大概可以分为几口吃完,并在她每吃下一口,就给予及时的鼓励,其他的老师也会呼应着给乐妞夸赞,在老师们的帮助下,乐妞最终每餐都能把全部的饭菜吃完。 
                          乐妞吃完饭菜,老师们也会立即予以表扬。乐妞在这种氛围下,吃得越来越好。 
                          有一天,师生们共进午餐,奇怪的是,这一次乐妞没有唉声叹气皱眉头,而是低着头和同学们一起专注用餐。不过,偶尔她会悄悄抬起头,用眼睛的余光瞄一瞄老师们。老师们并没有太在意。 
                          大概有一两位平时吃饭就比较快的同学先行离席之后,只见乐妞也收拾起自己的两个小碗,叠放在一起,准备离席了。 
                          一位老师惊讶地说:「乐妞呀,你已经吃完饭了吗?」                            
                         乐妞点点头,很自豪地将碗举起来给老师看。 
                          老师说:「乐妞啊,你今天给了老师一个很大的惊喜呀!」                            
                         其他的老师也纷纷举起大拇指,夸奖乐妞:「你真棒!」 
                          乐妞心里乐开了花,连走路都带蹦的。 
                          原来,可爱的小乐妞,因为感受到老师对她的帮助,希望通过好好吃饭给老师一个惊喜,她做到了!而且,以后的日子里,她也不时表现出这份良善与努力。 
                          乐妞吃饭的问题,进入了良性循环。  
                         良性循环所带来的效果,便是一旦养成好的习惯,则会伴随终身。在日常生活、身体健康方面产生深远有益的影响,令人生之路更加平坦顺利。                            
                         尽管,乐妞挑食的习惯还会在今后的日子里,继续有所展现。如同所有的孩子,以及成人,养成好习惯一定会有反复的过程。但随着时日的推移,在老师的帮助和乐妞自己的努力下,她会越来越多地做到「对饮食,勿拣择」。吃饭,不再会成为她生活中日日出现的烦恼和难题。                            
                         乐妞吃饭的事情证明,孩子的教育既要讲原则,也要讲方法。在坚持不浪费,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前提下,家长和老师们可利用孩子的性格特点,进行有效的指导、引导和鼓励,令孩子在积极向上、有兴趣、充满快乐与动力的氛围里,一步一步成长。相信,乐妞能做到的,其他孩子也能做到。愿父母也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教学相长,共同经营幸福快乐之家!  
                           
                     
                         
                           
                         
							大方广文化公益网  恭制 
							
							  
							  
							www.df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