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经》浅解 
                          广扬名章第十四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章节主旨】  
                          这一章是说明首章「扬名于后世」的道理。君子能够孝顺父母,而且移孝作忠,一定可以使声名显扬于后世。  
                          【词语注释】  
                          1.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君子侍奉父母亲能尽孝道,以孝作忠,能为孝子必能为忠臣。       
                          2.	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孝悌则家事必理,家事既理即可移于居官,而官事以治。       
                          3.	行成于内:在家里能把孝悌的德行表现得很完善。行,指孝悌的德行。成,有所成就。内,指家里。       
                          【章节浅译】  
                          孔子说:「君子侍奉父母能尽孝道,因此可以把这种孝心推移去效忠于国君;侍奉兄长能尽悌道,因此可以把这种敬心转移去顺从于长官;在家凡事能治理得很好,因此可以把这种方法移来办理政务。所以,在家里能把孝悌的德行表现得很完善的人,名声不惟光显一时,既立矣,必然可以显扬于后世了。」  
                          
                            参考资料:  
                            《四库荟要》                   
                            大方广文化公益网编辑部         
                            www.df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