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菁华录 卷三

侯官吴曾祺评注

月令第六

   是月也。命乐师。修鞀鞞鼓。均琴瑟管箫。执干戚戈羽。调竽笙竾篁。饬钟磬柷敔。鞀即鼗也竾即篪也以将用盛乐雩祀故谨备之

   命有司为民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用盛乐。山者水之源将欲祷雨故先祭其本源雩求雨之祭帝者天之主宰盛乐即鞀鞞以下十九物并奏之也

   大雩盛典。故论修乐之事。亦比他月为详。

   乃命百县雩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以祈谷实。百县畿内之邑百辟卿士谓古者上公句龙后稷之类

   于山川百源之水又益以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如祭义所云有功德于民则祀之也。

   是月也。农乃登黍。天子乃以雏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庙。含桃樱桃也

   令民毋艾蓝以染。蓝之色青青者赤之母刈之恐伤时气

   毋烧灰。亦为伤火气也

   毋烧灰。吕氏春秋作毋烧炭。与后伐薪为炭。相对为文。

   毋暴布。暴暴之于日也布者阴功所成不可以小功于盛阳也

   门闾毋闭。一则顺时气之宣通一则使暑气之宣散

   尧典厥民析。即门闾毋闭之意。

   关市毋索。盖当时气盛大之际人君亦当体之而行宽大之政也

   挺重囚。益其食。挺者拔出之义

   上言出轻系。此则罪重不能释之者。益其食。恐其以瘦死伤和气也。

   游牝别群。则絷腾驹。班马政。

   周官马政皆属夏官。正与月令合。

   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至犹极也夏至日长之极阳尽午中而微阴眇重渊矣此阴阳争辨之际也物之感阳气而方长者生感阴气而已成者死此死生分判之际也

   君子齐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耆欲。定心气。

   百官静事毋刑。以定晏阴之所成。阴道静故云晏阴

   吕览淮南子作静事毋径。言毋任意妄为。其义较该括。

   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堇荣。此又言五月之候解脱也

   是月也。毋用火南方。南方火性又因其位而盛其用则为微阴之害故戒之

   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山林。可以处台榭。凡此皆顺阳明之时

   仲夏行冬令。则雹冻伤谷。道路不通。暴兵来至。子水之气所伤

   行春令。则五谷晚熟。百螣时起。其国乃饥。卯木之气所淫

   行秋令。则草木零落。果实早成。民殃于疫。酉金之气所泄

   季夏之月。日在柳。昏火中。旦奎中。柳宿在午鹑火之次也火大火心宿

   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徵。律中林钟。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林钟未律

   温风始至。蟋蟀居壁。鹰乃学习。腐草为萤。此记未月之候至极也蟋蟀此时犹未能远飞但居其穴之壁

   天子居明堂右个。乘朱路。驾赤駵。载赤旗。衣朱衣。服赤玉。食菽与鸡。其器高以粗。明堂右个南堂西偏

   命渔师伐蛟取鼍登龟取鼋。蛟言伐以其暴恶不易攻取也龟言登尊异之也鼍鼋言取易而贱之也

   渔师。掌鱼之官。

   命泽人纳材苇。苇生于泽中而可为用器故曰材

   是月也。命四监大合百县之秩刍。以养牺牲。令民无不咸出其力。以共皇天上帝名山大川四方之神。以祠宗庙社稷之灵。以为民祈福。四监即周官山虞泽虞林衡川衡之官百县乡遂之地秩常也

   合百县之秩刍。即禹贡纳总纳铚纳秸也。皆在甸服之内。

   是月也。命妇官染采。黼黻文章。必以法故。无或差贷。黑黄仓赤。莫不质良。毋敢诈伪。以给郊庙祭祀之服。以为旗章。以别贵贱。等给之度。染造必用旧法故事毋得有参差贷变皆欲质正良善也旗旌旗章者画其象以别名位也

   必以法故。亦淫巧必禁之意。

   是月也。树木方盛。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

   不可以兴土功。不可以合诸侯。不可以起兵动众。毋举大事。以摇养气。毋发令而待。以妨神农之事也。水潦盛昌。神农将持功。举大事则有天殃。大事即兴土功合诸侯起兵动众之事神农农之神也

   土功如筑台榭之类。

   大事。如征伐是也。

   神农之事。只指农事而言。不必作炎帝解。

   是月也。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溽湿也烧薙者烧所薙之草也大雨既行于所烧之地则草不复生矣故云利以杀草时暑日烈其水之热如汤草之烧烂者可以为田畴之粪可以使土疆之美

   季夏行春令。则谷实鲜落。鲜洁而堕落也

   国多风欬。风欬因风而致欬疾

   民乃迁徙。辰土之气所应

   行秋令。则丘隰水潦。禾稼不熟。乃多女灾。妊孕多败戌土之气所应

   行冬令。则风寒不时。鹰隼蚤鸷。四鄙入保。丑土之气所应


  注:

   ①鞀:即「鼗」

   ②竾:即「篪」

   ③君子齐戒,齐通「斋」

   ④节耆欲,耆同「嗜」  

   ⑤駵:即「骝」

   ⑥「蚤」同「早」

—— 未完待续 ——

上一页 //下一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大方广文化公益网

www.df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