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抱樸子養生論》  
                                  之一  
                                  【原文】:  
                                  抱樸子曰:一人之身,一國之象也。胸腹之設,猶宮室也;支體之位,猶郊境也;骨節之分,猶百官也;腠理之間,猶四衢也。神猶君也,血猶臣也,炁猶民也;故至人能治其身,亦如明主能治其國。夫愛其民,所以安其國;愛其氣,所以全其身。民弊國亡,氣衰身謝。是以至人上士乃施藥於未病之前,不追修於既敗之後。故知生難保而易散,氣難清而易濁;若能審機權,可以制嗜欲,保金性命。
  
                                  【注釋】:  
                                  抱樸子:東晉名道士葛洪之號。葛洪,字稚川,丹陽句容(今江蘇省句容縣)人。早以儒學知名,後入道,師事鄭隱及鮑玄。精醫藥及煉丹,善文章,好神仙導養之術。著有《抱樸子》內、外篇、《金匱藥方》、《肘後要集方》等數十種,史稱「著述篇章,富於班馬」。
 
									
									
									腠理:中醫指皮下肌肉之間的空隙和皮膚、肌肉的紋理。
 
									
									
									四衢:四通八達的道路。
 
									
									
									炁:同「氣」,指元氣。 
 
									
									
									至人:道德修養達到最高境界的人。此處指深諳養生方術的人。  
									
									
									保金:當為「保全」之誤。  
                                  【易解】:  
                                  抱樸子說,一個人的身體,就像是一個國家。胸腹好像是皇帝所居的宮殿;四肢軀干像是邊境;骨骼和關節,好像是國家委派的各級官吏;皮下肌肉間的空隙和皮膚、肌肉的眾多紋理,像是全國四通八達的道路。
 
									
									
									精神,就像是君主,血液則像一國的群臣,身中的元氣似一國的老百姓;所以,深明養生方法的人,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就像一個英明的君主,能治理好他的國家。
 
									
									
									愛護百姓,可以讓國家安定;愛護自己的元氣,可以健全自己的身體。百姓疲困了,國家就必然滅亡;元氣衰竭了,身體就會死亡。所以高明的人,在未病之前,就會先采用藥物調和,絕不等到身體已經衰敗之後才來補救。
 
									
									
									由此可知,生命難保而易逝,元氣難以清明而易濁;如果能夠明白這些道理,知道輕重,那麼就會節制嗜欲,保全性命了。
 
									 
									 
									
									
									參考書籍:《養性延命錄》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