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每周一字

 

 

 

(會意)(形聲)

小篆修:從彡、攸聲。本意做「飾」解(見說文許箸)乃使人衣履整潔,儀表因之雍容而言;彡有刷拭之義,乃可以除塵垢去污穢者,故修從彡。又以攸本作「水行攸攸」解,為水流自適貌;飾己重在無往而不自適,故修從攸聲。

【音】羞 xiu 平聲

【義】:

『名』

1. 賢德之人曰修。例「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屈原·離騷)

2. 姓。

『動』

1. 整治。例「宮室已修。」(禮·祭義)

2. 建筑。例「鄭人修城。」(左宣·十二年)

3. 涵養。例「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禮·大學)

4. 學習,研究。例:修業;又「束發修學。」(漢書·敘傳)

5. 著述。例:修史、修譜。

6. 書寫。例:修函、修書;又「既是如此就此修札便了。」(桃花扇·修

札)

7. 妝飾。例:修容、修飾、修門面;又「美要眇兮宜修」(屈原·九歌)

8. 修行。講求實行,例「凡通經術固當修行,先王之道。」(漢書·儒林

傳)

『形』

1. 長。例「鄒忌修八尺有余。」(國策·齊)

2. 長的,通「悠」。例修眉;又「修岸逶迤,長川相過。」(阮修·上巳

會詩)

 

「修」在生活中,是一門重要的學問,它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從修身養性,由表及里,開啟了生命無有窮盡的力量,《孟子》曰:「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人生許多豐富的閱歷與內涵,無不被一「修」字囊括其中。

古圣先賢克己復禮,誠明合一,留給後人諸多修身要道以教育群萌。《論語》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言簡意賅語意深遠,將人生中所應秉持的修為態度,面面俱到地揭示出來,堪稱為立身行事的人生指南。

人生,儼然一條修行路,路漫漫其修遠,而最終的一切,無不回歸到「德」的原點上,因為厚德方可載物,故夫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啟示了圣人對人生修學的行持信念,一生所擔心的不是前途命運,而是有無德行,能否積極向上,能否改過遷善,這在我們修學過程中無疑是盞智慧的明燈,永遠指引我們走向光明。

在生命的世界里,有令人欣喜的日麗風清,也有讓人無所適從的狂風驟雨,此起彼伏的人生境況下,時時處處都有「修煉」的機會,激勵我們的人生,所以修身是一個長期訓練,管理、調適、改變自我內心世界的過程。《禮記·大學》言:「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要修身需先修心,在生活的待人處事中,漸次修正我們的言行舉止,閑邪存誠,方能在心地上紮好仁德基礎。

而修心最強的對手,莫過於戰勝自己的欲望與降伏內心的妄想與執著。此三者如同我們心內之賊,唯有時刻省察,才能有效地將其抵擋於門外。這就需要我們在艱難困苦中,培養一份寬忍、堅強、樂觀的心態,具足在人生厄運中修煉的勇氣。從挫折失敗中提煉出成功的智慧,過,勿憚改,無怨尤,不嫉妒,不猜疑。春風得意處,保持一份恬淡的冷靜,一份謙卑的感恩……只要欲心不起,能拿起,肯放下,人在順逆之境便可寵辱不驚,不斷超越自我,沖破人生的桎梏。

「修」可謂致廣大而盡精微,從修心,到修身,到修言語,都是人生的修行境界,毫末之端,精勤打理,才能成為合抱之木。別看穿衣、吃飯、睡覺,都是漫漫人生路上微不足道的平常小事,卻無一不是我們的必修課程。穿衣時「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如此就修出了一份從容端莊,對儀禮的敬重。吃飯時「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就修來了一份對獲得的感恩,對貪欲的釋然。睡覺時「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就修來了一份對時間的珍視,對生命的尊重。「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就修來了一份言語的誠信,對口德的涵養。曾子云:「吾日三省吾身。」凡事都能認真修學改過,日久自能見功夫。

一個「修」字,內涵之深廣,言語難盡。《大學》中循循善誘,從為人枝末到根本,為我們打開恢宏的人生格局。「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鏗鏘有力的簡短數語,為我們道出了人生路上最究竟的修行次第,細細忖度,亦是吾人終其一生不可須臾偏離的座右銘。

人的生命雖短暫有限,卻與天地萬物的繁衍生息憂戚相關。謹守一「修」字於內心,把握當下,必能轉化困境與迷惑,提升做人的素質,循著「修」的軌跡,便可將人生旅途中的坎坷崎嶇,內化成圓滿人生的動力,修去心路的不平,修出一份圓融的心境。

如果說從「家和」到「國富」到「天下平」,是一個川流入海的過程,那麼「修身」就是在這條不斷澎湃拓展的道路上,日漸積厚的道德之水。終有一天此蓬勃之水,將托起我們人生的高度,駛向成功的海洋。

衷心祝愿世人皆能在人生的修行路上,「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理上通達,事上圓滿,擁有福慧雙全的人生。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上一頁下一頁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網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