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声>,<会意> 字
                        
                         
                        小篆:恕,从心,从如,本义作「仁」解,见<说文>,乃推己心及人心之意,故从心。又以如本作「似」解,恕在以己量人,爱人如己,故从如声。
                        
                         
                        其义为:
                        
                         
                        1.推己及人之道曰恕。如仁恕、忠恕。又如《论语•里仁》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2.宽宥、原谅曰恕。如宽恕、饶恕、恕罪。 
                        3.推己及人的曰恕。如恕道。又如《北史•杨绍传》「性恕 
                        直,兼有威惠,百姓安之。」 
                        4.几乎,差不多曰恕。如《养生论》「若此以往,恕可以 
                        与义门比寿。」 
                              
                         
                        恕,乃「如心」之意,何谓如心?即「真如之心」,真如就是宇宙一体、觉悟通达之意,是人与生所具有。明白宇宙和我们本来是一体,则慈愍之心、宽恕之心便由然而生。所以我们常说推己及人,就是将心比心,能把他人当做自己来看待。因此,「恕」不仅是待人接物最好的方法,也是古圣先贤笃行的美德。君不闻:「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至圣孔夫子不仅自己力行之,也如是教诲自己的弟子:当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继之后,孔夫子进一步推进,诲于子贡曰:「子欲立而立人,子欲达而达人」。的确,人能时时刻刻为别人着想,心怀全体人类的福祉,这种仁慈博爱的精神,就是行恕道的至高表现!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是恕道中大慈爱的发挥! 
                        
                         
                        又「恕」也是人际交往中赢得「人和」的最佳良方。因为,如果我们能常用同理心来关怀别人,设身处地留意周遭的人,就能化解许多现实生活中的冲突、与纾解紧张的压力。其实建立和睦相处、互利互助的人际环境并非困难,就从「恕」字入手,从自己做起,则宽舒的心情、温暖的家、和谐的工作气氛、健康和乐的社会,不远矣!
                        
                         
                        愿「恕」的宽厚美德能代代承传下去。
                           
                         
                        欲深入了解「恕」在为人处世中如何力行及其意义,请阅读<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北京大方广文化公益网编辑部 
                        www.dfg.cn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