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声> <会意> 
                        字
                        
                         
                        小篆:廉,从广,兼声,本义作「仄」解,即侧斜之意,见《说文》,乃指堂屋之侧边而言,故从广。又以「兼」从手执二禾,有合二为一之意,廉虽在堂侧而实与堂相连为一,故从「兼」声。
                        
                         
                        其义为:
                        
                         
                        1.侧边、侧隅曰廉。如《仪礼•乡饮酒礼》「设席于台廉 
                        东上」。
                        
                         
                        2.事物的棱角曰廉。如廉棱。
                        
                         
                        引申义有:
                        
                         
                        1.德行高洁之人曰廉。如《汉书•武帝纪》「兴廉举孝」。
                          
                         
                        2.高洁之行为曰廉。如《孟子•离娄》「可以取可以无 
                        取,取伤廉」。
                        
                         
                        3.直曰廉,即方正。如《庄子•让王》「人犯其难,我享 
                        其利,非廉也」。
                        
                         
                        4.节俭曰廉。如《淮南子•原道》「不以奢为美,不以廉 
                        为悲」。
                        
                         
                        5.价钱低,便宜曰廉。如价廉物美。
                          
                         
                        6.收敛曰廉,引申为拘束。如《上宰相书》(唐   
                        韩愈) 
                        「可进而进焉,不必廉于自进也」。
                        
                         
                        7.清洁曰廉。如《汉书•申屠嘉传》「嘉为人廉直,门不  
                        受私谒」。 
                          
                         
                        廉,为堂屋之侧边。堂边廉石多平整修洁,又棱角高耸峭利,故人有高行谓之廉。从廉所组成的常用词如:清廉、廉洁、廉明、廉正、廉直就可以体会「廉」是指气节清高、品行峻洁的高尚操守。按人之本性,谁不喜清高而恶污浊?但往往有许多人过不了贪欲和私利这一关而身败名裂。事实上,欲海难填,古往今来有多少因欲多而亡者,却未见以无欲而危者。
                        
                         
                        明智者必以清操为励,以不贪为宝,效仿圣贤虽贫不受贿金,虽渴不饮盗泉。公廉约己,以身作则,即可明达政事;以德化民,廉洁为政,则可民安国治。 
                          
                         
                        后附:请看相关德育故事「短尺狭度轻秤小升」篇。
                         
                         
                        北京大方广文化公益网编辑部 
                        www.dfg.cn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