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声> <会意> 
                        字
                        
                         
                        甲文:依,从人在衣中,会意。小篆:衣,从人,从衣声;本义作「倚」解,见《說文》,乃依赖之义,每指人之亲附而言,故从人。人依衣以保护身体,衣依人而显效用,故从人衣以会意。
                        
                         
                        其义有:
                        
                         
                        1.倚也,依靠。如《左•僖五千年》「谚所谓辅车相依」。 
                        2.恃也,凭恃之称。如《书•无逸》「则知小人之依」;又 
                        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人材足依也」。 
                        3.保,护持。如《东方朔•七谏》「余生终无所依」。 
                        4.遵循,依照。如《论语•述而》「依于仁」。 
                        5.顺从,同意。如《元曲•窦娥冤》「有一事肯依,则窦娥 
                        死而无怨」。 
                        6.助也。如《汉书•礼乐志》「声依咏,乐和声」。 
                        7.仍旧。如《西游记》「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 
                        8.依依,不忍离去。
                        
                         
                         
                          
                         
                        甲文的依字是源于人在胞衣中形,胞衣为胎儿所依托,可见母爱是人生最可靠持久的依托。从「依」字是人与衣组成看,人与衣关系密切,人不能不穿衣,否则如禽兽一般,人也不能穿著不得体,否则有失教养。人身要靠衣服庄严,人心又要靠什么庄严呢?孔老夫子教导我们要「依于仁」,仁爱道德是我们人心所依啊,离开她,则人类社会就会百患丛生,失去安定和平。
                         
                         
                        北京大方广文化公益网编辑部 
                        www.dfg.cn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