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空气中之氧与物质化合所生之燃烧现象曰火。例 ①「予若观火」。(书·盘庚)②「以火照物」(鹖冠子·泰运)③「南方阳极而生热,热生火。」(子华子)
   
                            2.
      
                            火事曰火。例「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孟·滕文公) 
   
                            3.
      
                            火灾曰火。例:起火;①「陈不救火。」(左·昭十八年)②「乡里中人哀而救之,火幸息。」(说苑·权谋)
   
                                4.
      
                                熟食曰火。例 ①「国之间士,待臣而举火者,数百家。」(晏子春秋·杂篇)②「清明前三日,禁火。」(十八史略·春秋战国)
   
							    5.
      
                                家用之火曰火。① 灯火。例「若夜蛾之投火。」(北史·崔浩传)② 炉火。例「焚香细读斜川集,候火亲烹顾渚茶。」(陆游·齐中弄笔偶书示子聿诗)
   
							    6.
      
                            火炬曰火。例「乃令多掷火,为火城以断其路。」(南史·羊侃传)
   
							    7.
      
                            古兵制之最小组织名。例「府兵十人为火,火有长。」(唐书·兵制)
   
							    8.
      
                            五行之一曰火。例「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书·洪范)
   
							    9.
      
                            星名;① 即心宿;二十八宿之一,有星三,其色赤,故称大火,亦直称火。例「七月流火。」(诗·豳风)② 行星之一;火星。
   
							    10.
      
                            怒曰火;指其如火之炎,故名。例冒火、动火、发火;又「心火不销双鬓雪,眼泉难濯满衣尘。」(杜荀鹤·下第东归道中诗)
   
							    11.
      
                            人身所发之热曰火。例:肝火旺、胃火上升;又:①「心藏神为君火,包络为相火。」(本草纲目)②「饥火烧肠做牛吼,不知待得秋成否?」(苏轼·和李邦直祈雨有应诗)
   
							    12.
      
                                古时钻木取火所用之木曰火;四时取火之木不同,春,榆、柳;夏,枣、杏;季夏,桑、柘;秋,柞、楢;冬,槐、檀。例 ①「钻燧改火。」(论·阳货)②「『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注:『寒食禁烟,而钻榆柳之木,更取新火也。』」(王禹偁·清明诗)
   
							    13.
      
                                姓、古火官之后,以官为氏;又南蛮王火济从诸葛亮征孟获有功,封罗甸王,其后以火为氏;明初有翰林火源洁。
   
							    14.
      
                                火星: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亦名荧惑,为近日之第四星;色赤,直径四二〇〇哩,小于地球,自转周期为廿四时卅七分,强,公转周期约为一年又三百廿二日,旁有卫星二。
   
							    15.
      
                                火曜日:星期二。
   
							    〖动〗
                        
                            1.
      
                            
                            焚;焚烧。例 ①「昆虫未蛰,不以火田。」(礼·王制)②「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孙·火攻)③「人其人,火其书。」(韩愈·原道)
   
          
                            2.
      
                            
                            起火。例 ①「公宫火。」(左·僖廿四年)②「成周宣榭火。」(春秋·宣十六年)
   
                                〖形〗
                        
                            1.
      
                            
                            发火的。例火井;又:① 「临高以发石车火箭,以烧其攻具。」(蜀志·诸葛亮传) ②「南荒之外有火山。」(神异经) 
                   
                            2.
      
                            
                            色红如火的。例 ①「夫馀国贡火玉。」(杜阳杂编)②「火树风来翻绛焰,琼枝日出晒红纱。」(白居易·山枇杷花诗) 
                   
                            3.
      
                            
                            光强如火的。例「『乃若北阙向曙,东方未明,相君启行,煌煌火城;』注:『以华烛百炬,列于夹道,方布如城,故曰火城。』」(王禹偁·侍漏院记)
                    
                            4.
      
                            
                            热高如火的。例:火云;又:「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太补阙诗)
                    
                            5.
      
                            
                            以火烹热的。例「始钻燧教人火食。」(十八史略·太古)
                       
      〖副〗
                        
                            1.
      
                            
                            加紧;表性态。例 ①「帝特爱非时之物,取求火急,皆须朝徵夕办。」(北史·齐武帝纪)②「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唐武后·腊日诏幸上苑诗)
                   
                            2.
      
                            
                            以火赴事;表性态。例:火化、火攻、火战;又:「『火耕流种,功浅得深;』注『以火烧所伐林株,引水溉之而布耕也。』」(后汉书·杜笃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