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         
                          · 卫灵公第十五》菁华选粹    
                          白话解
                          
                           
                          1.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白话解:子张问怎样才能行得通。孔子说:「只要说话忠诚信实,做事忠厚、谨慎,虽然在蛮荒落后的国家也能行得通。反之,如果说话不忠诚、不信实、做事不忠厚、不谨慎,虽然是近在自己的乡里,你能行得通吗?」 
                          ※    
                          不忠厚:刻薄也。 
                          2.子曰:「可以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以言,而与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白话解:孔子说:「可以和他谈论,却不和他谈,就是错失了人才;不可与之谈论的人,却和他谈,就是说错话。    
                          有智能的人,既不会错失人才,也不会说错话。」 
                          ※ 
                          智者『知人亦知言』。 
                          3.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白话解:孔子说:「有志之士和有德行的人,不会为了生命而妨害仁道,只有牺牲生命以成全仁道。」 
                          ※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乎? 
                          4.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白话解:孔子说:「工匠要做好他的事,必定先磨利他的工具。」 
                          5.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白话解:孔子说:「为人处事,如果没有往远处去考虑,必定会有近日的忧患。」 
                          6.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白话解:孔子说:「能够自我反省,责备自己重,而责人轻者,怨恨自然远离了。」 
                          ※古有明训:「君子严以律己,宽以责人。」 
                          7.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白话解:孔子说:「相处整天,言谈从未论及仁义,好使小聪明,专弄一些投机取巧的事,这种人实在难以教化啊!」 
                          8.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白话解:孔子说:「一个君子,只恨他身后没有好名声传世,为人作模范。」 
                          ※    
                          盖棺论定,不为虚名,为实名也。 
                          10.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白话解:孔子说:「君子一切皆求之于自己,小人一切皆求之于他人。」 
                          ※ 
                          君子所求无非道德学问,道德学问要靠自己,小人所求无非富贵名利,富贵名利自己不能作主,所以求人。 
                          11.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白话解:孔子说:「君子庄敬自处而无所争,与人和睦相处而不营私结党。」 
                          12.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白话解:孔子说:「君子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言论,就推荐他,也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行为有过失,就连他的言论也不理。」 
                          ※ 
                          按钱穆先生注:「有言不一定有德。无德亦可以有言。」妙哉! 
                          1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白话解:    
                          子贡问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 
                          孔子说:「那就是『恕』这个字了,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加在别人身上。」 
                          ※ 
                          按钱穆先生注:恕这一个字,当下可行,故可终生行之。 
                          14.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白话解:孔子说:「花言巧语可以破坏人的品德,小处不能忍耐,就会破坏了大计谋。」 
                          ※ 
                          委屈所以求全亦合此意。 
                          15.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白话解:孔子说:「人能弘扬大道,不是依靠道来弘扬人。」 
                          ※ 
                          朱熹先生注:「人外无道,道外无人。」 
                          ※ 
                          按钱穆先生注:道由人兴,亦由人行。 
                          16.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白话解:孔子说:「    
                          有过失不肯悔改,可以说是真正的过失了」  
                          ※ 
                          修行,简言之,知错改过耳! 
                          17.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白话解: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眠,只是在思考,后来发觉这样空想,毫无益处,不如脚踏实地去学习好。」 
                          18.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白话解:孔子说:「若遇到行仁的事,应当勇于承当,率先向前,不必谦让给老师。」  
                          ※ 
                          见义勇为既非出于争,义所当为又何让乎?    
                          ※ 
                          按钱穆先生注:师者众人也。 
                          19.子曰:「有教无类。」 
                          ◎白话解:孔子说:「凡是人都应该受教育,不应该分类别。」 
                          (教育不分贫贱富贵,聪明愚笨,没有种族、宗教、性别之分,接受教育的机会一律平等。) 
                          20.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    
                          白话解:孔子说:「各人志气行业不相同,就无法相互策划考量了。」 
                          21.子曰:「辞,达而已矣!」 
                          ◎白话解:孔子说:「言辞,只要能能通顺地表达意思就够了。」 
                          ※ 
                          不必过分咬文嚼字,以免喧宾夺主。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