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話題

 

 

 

感恩生活 養成惜食好習慣

糧食,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但在飲食無懮的日子,卻難以體會到它的珍貴。

看到一些有關浪費糧食的報道,照片上,碗盤狼籍,剩下的飯菜一堆堆,桌上一片零亂,成桶成桶的飯菜就這樣被倒掉……每每看到,內心常常很觸動。

記得自己在學校用餐,時常會見到一些朋友,有剩飯菜的壞習慣。一回,見到一位女同學,平時愛剩飯菜,沒有一次有見她吃完。有一天,我們又恰巧一桌用餐,見她又不吃完,我身邊的同學便問:「你怎麼不吃了?」她便回答說:「打得多了,吃不下。」我們於是沒有再說什麼。

然而第二天,見她打得很少,可仍然剩下一小口的飯菜。見她又不吃,實在覺得可惜,我便問:「你怎麼又不吃了?」她說:「我吃不下了。」我見碗盤里剩的實在不多,不由得便說她:「只剩那麼一小口,扒兩下不就吃光了嗎?」她撥弄了一下飯菜,說:「不行,我吃不下,不想吃了。」

一旦養成剩飯菜的習慣,又體會不到食物的來之不易,浪費也就成了日常事了。

由此,我想起父親在我們小時,曾經教導我們,吃飯時,碗里的飯菜必須吃乾凈。而且,有掉到桌上的飯粒,也必須要揀起來吃掉。那時,并不知道父親為何這麼嚴厲,連一粒飯粒都得揀起來吃掉。可懼於父親的威嚴,也不得不那麼去做。

後來便發現,一旦這個行為變成習慣,不用人教,自己就會將飯菜吃乾凈。因為不想吃掉在桌上的飯菜,所以在吃飯時也會特別小心,不敢亂掉飯菜。這樣,不僅養成不剩飯菜的習慣,也養成了吃飯不亂掉飯菜的習慣,一口口都會好好去吃。到吃完飯時,碗盤乾凈,桌子整潔,飯後收拾便顯得很方便了。

「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能從小養成惜食的好習慣,自然是一種幸運。然而有些家庭,并沒有幫孩子養成愛惜糧食的意識。時常看到一些孩子,碗里剩下一小口飯菜,就是不想吃,哪怕只剩幾粒米粒,也不愿意吃乾凈。家長看到,說他兩句不聽,也便由著他。不是自己吃下孩子的剩飯菜,便是直接倒掉了。可孩子一旦養成剩飯菜的習慣,將來要改變就不容易了。特別當他見到周圍的人都在浪費,那一顆惜食的心,一顆感恩之心,就很難生起。

然而,是不是就改不掉呢?也不是!

曾有一位同仁,原先對於珍愛糧食的意識也不強烈。在學校讀書,每每用餐,見周圍同學大部分在浪費,雖然也覺得可惜,但也不太往心里去,因此自己吃不完,也會倒掉。

可後來,他加入了學習傳統文化的隊伍,聽了有關珍惜資源與愛護環境等講座後,內心很受觸動。不知道原來這日常所用,與整個國家、乃至整個地球的資源、環境等等都有很大的影響;也不知道自己所浪費與他人所浪費的積累起來,就是一個龐大的數據。內心認識到浪費的嚴重與節約的重要後,內心受到震動,便開始有意識地學習惜食惜物起來。

因為身邊都是一同學習傳統文化的同仁,老師們在講課後,也是以身作則,每一餐飯不但吃乾凈,吃完後,還用開水涮涮,喝下去,碗盤都很乾凈。因此,他也每餐吃多少打多少,吃完用開水涮一涮,時日一久,便也養成習慣,不再浪費。

後來,他又親自參加種植。因為從未拿過鋤頭,第一次鋤地,手不免起了水泡。在烈日下,拔草、灌溉,低著頭,彎著腰,采摘著成筐成筐的果實……由此,切身體會種植的辛苦,糧食的得來不易,漸漸生起了一顆感恩之心。從此,他也更加珍愛糧食,縱然吃不完,也不再丟棄,會留到下一餐吃。

這個轉變,他自己感觸特別深刻,學會珍惜,有感恩心後,愛惜便成了生活的準則,不用人提醒,自己時時處處都會警醒自己。而他還有另一個體會,就是生活變得更加美好起來了。以前,每次吃飯總想著飯菜好不好吃,遇上愛吃的就多打一些,打太多吃不完,就直接倒掉;遇到不愛吃的,便不想吃,心里也不高興。可如今,生起一顆感恩心,內心不舍得浪費一點食物,不管吃什麼,嚼起來,都是用心品嘗。感受天地賜予的珍貴,也感受到農民伯伯耕作的辛苦,便感恩起自己衣食無缺的幸福。

轉變了心境,不但浪費的壞習慣改正過來,感恩與知足,也讓自己更體會到生活的幸福與美好,更加快樂起來。

雖然說改變一個習慣不容易,但我們若能去體會食物的珍貴,去感受農民種植的辛勞,也去感受在饑餓中尋求生存的那顆渴望之心,相信,要改變這浪費的壞習慣,并不困難。

愿大家一起珍愛眼前這衣食無懮的幸福,也一同感恩生活,讓自己生活在一個感恩的世界里!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前頁 後頁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