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每周一字
 

 

 

 

    (會意)字

    小篆安:從女在宀下,宀下,宀音緜,為「交覆深屋」;適人曰婦,處子曰女,婦女應事接物,本較男子從容。而處子尤為嫺雅。以處子居於交覆深屋之中,更含有自在而無虞驚擾之意,其本義作「靖」解,(見說文義證)是清凈而不慌張的意思。

    【音】鞍 An 平聲

    【義】:

    【名】

1.
佚樂曰安。例「懷與安,實敗名。」(左?僖廿三年)
2.
意氣之所歸向曰安。例「察其所安。」(論?為政)
3.
姓,源出姬姓;黃帝生昌意,昌意次子安,居西方,自號安息國,後入中國,以安為姓。
4.
安培(Ampere):物理學名詞,電流強度單位,亦簡稱安。

    【代】

1.
何;焉;代事物;表疑問。例「泰山其頹,則吾將安仰?」(禮?檀弓)
2.
何處;代處所;表疑問。例①「天之生我,我辰安在?」(詩?小雅)②「王室多故,予安逃死乎?」(史記?鄭世家)

    【動】

1.
適;安適。例「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禮?曲禮)
2.
寧;寧靜。例「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國語?齊)
3.
置;設置。例「小吏知人當著句,先安筆硯對西山。」(陸游?東陽道中詩)
4.
撫,撫綏。例:安良除暴;又:「在知人,在安民。」(書?皋陶謨)
5.
守,保守。例:安分守己、安居樂業、安身立命;又「所賴君子安貧,達人知命。」(王勃?滕王閣序)
6.
處;位置。例「自安于夫鐘。」(左?文十二年)
7.
嫺習。例「舟車之始見也,三世而後安之。」(呂覽?樂成)
8.
止。例「少安其兵。」(國策?秦)
9.
養,奉養。例「老者安之。」(論?公冶長)

    【形】

1.
定;平定。例:安靖、安謐、安堵;又:①「天下安寧。」(史記?周本記)②「造四時之樂,以示天下安和。」(宋書?樂志)
2.
適,舒適。例:安佚、安逸、平安;又:①「為堯舜則常安榮。」(荀?榮辱)②「欲求安臥,其可得乎?」(梁書?賀琛傳)
3.
何;率用於名詞「所」上;表疑問。例①「子當為王,欲安所置之?」(史記?滑稽列傳)②「安所求子死?桓東少年場。」(漢書?尹賞傳)

    【副】

1.
何;焉;表疑問。例:安敢;又:①「暴而不截,安能保大。」(左?宜十二年)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漢高祖?大風歌)
2.
安穩;表性態。例「年四十,當安坐。」(史記?倉公列傳)

    【連】

1.
乃;表承接。例「委然成文以示之天下,而暴國安自化矣。」(荀子?仲尼)

    

    「安」為會意字,「女」在「宀」下,意為家里有女子打理就能安,寓意明確而深遠,「閨閫乃圣賢所出之地,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家族中有母親,有婆婆,有諸多女子,操持家務,為一個大家庭做事,故能令全家安定。

    顯然,「安」字的緣起與家庭與女子有關。在遙遠的原始年代,曾經一度繁盛的母系氏族就強調,母系血統是維系氏族存在的紐帶。由此亦可知,女子是家族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時過境遷,雖然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社會結構形式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但是女子在家中安定人心的力量,卻從未改變。是故,若要家中安定祥和,需有女子端正於自家屋檐之下,正如字形所現,「宀」下看似陰柔溫婉之「女」,卻四平八穩地撐起了一個家。家「安」貴在「女」之中正寬和,若「女」不正,則家難安。先祖的造字智慧不但耐人尋味,更有導正人心之功。

    《爾雅》注「安」為「定」;《周書》注「安」為「好和不爭」;而《大學》中開宗明義提到的大學之道,為我們進一步深化了「安」的內涵和外延,「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此處的「安」,意義深廣,包括安忍,安定,安寧,安靜,安詳……一切安之所緣的心安理得,這是一種能究竟安住於內心的狀態,一種成為自心主人的狀態,由此狀態我們才能對人生進行周詳的思考,成就各種事業。

    「安」是人們孜孜以求的美好象徵,也寄托了人們心底的愿望。出門在外都希望能安全平安,待在家中希望能安寧清靜,與人相處希望能相安無事,處處皆可安居樂業,時時都能安之若素等等。更有一些地方方言,直接用「安」來代替「好」字,「好啦」就說「安啦,安啦」。

    然而,真正的安然之態,并非完全依靠客觀事物來獲得。「內心安適,俯仰無愧」,只有當我們內心始終守住一份坦然,一份篤定,在各種紛擾的外境中方能游刃有余,不為其所亂。否則在起伏不定的人生中,很可能不但折磨了自己,也痛苦了別人。

    「安莫安於知足。」「能隨遇而安者,天不能困。」安詳是處事第一法,一位內心安詳豁達的人,不但能使自己健康,而且能給周圍帶來溫暖,帶來平和。同時心安的人自然地向四周發散出一股正面的能量,不但能凈化周遭的環境,此心境還可以傳染大家。人心安,環境亦隨之能安,心安是根本。但凡德高望重的長者,渾身上下始終圍繞著安詳的光芒,即便他們不言不動,也能讓人心不由自主的安定下來,這就是安詳的力量。一顆安詳的心靈,猶如源頭活水,始終流淌著潤澤人心的汩汩清泉。

    孔夫子在他的三千弟子中,最喜歡顏回,最欣賞他能在逆境中如如不動,隨遇而安的大氣概。《論語?雍也第六》中夫子對顏回稱贊道:「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雖然人「不堪其憂」,顏回卻「不改其樂」。一憂一樂,并無對錯,無非在人生境界的高低不同。平凡人憂暖飽,因為還沒體會到更高層次的喜樂;圣賢人求心安,因為圣賢人已經明了,心安才能得真實自在,自在心田能日日綻放喜悅之花。

    古人說:「無所為而為,善而不居,能得心安。」這是教導我們做好事時,不要老是想著自己在幫助人。真正的「純善」,是付出而不是獲得,是奉獻而不是占有。只有在無私的給予當中我們才會懂得,幫助別人是真正的幸福之道。只有透過與別人的分享,我們的成就才有意義,內心的自私才得以融解,才會知足、感恩,心也才會安啊!

    心安的人,自然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安忍於自己的得失。「欲望」既可以是推動人向上的一股力量,也可以是主宰人墮落的源頭。如果一個人不了解宇宙真理,內心雜亂,擁有得越多,痛苦也就越多。而一個內心安詳的人,無論他處於什麼地位,過哪一種階層的生活,都能獲得幸福。

    人生紛繁豐富,我們很容易在各種境界中迷失自己,然而一切生命的浮沉,一切生活的苦樂,全在一念之間。在各種順逆之境,保持安靜而祥和自在的心境,那麼我們就擁有了活在當下的力量。愿我們都能找回內心的安詳,找回自己真實的存在,隨處結祥云,時時綻放喜樂之花。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上一頁下一頁

 


當前位置:首頁-每周一字
網站導航 - 聯系信箱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網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