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傳統文化

 

 

 
 

《論語講要 ? 述而第七》

(七)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坦蕩蕩,是說君子的心境平坦廣大。長戚戚,鄭康成注為多憂懼,黃式三《論語後案》引《詩經•小雅•節南山》「蹙蹙靡所騁」,以為戚戚就是蹙蹙的正字,是迫縮的意思,與蕩蕩相反,依訓詁學講,此解為是,然將戚戚注為 憂懼,也能適切的說明小人之心。   

這章書是孔子辨別君子和小人兩種相反的心理。君子何以坦蕩蕩,小人何以長戚戚,氏《集釋》引李二曲《四書反身錄》,解釋得很好,他說:「君子不為名牽,不為利役,便俯仰無愧,便坦蕩自得。小人不為名牽,便為利役,未得患得,既得患失,便是長戚戚。」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普通人,溫與厲不能兼而有之,威又必然帶猛,恭敬便顯得拘束不安。孔子不然,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有威儀,但不兇猛。恭而有禮,但無拘束,一切安詳自適。這是記孔子德行自然顯露的情形。

——恭錄自《論語講要》
李炳南教授 講述 ,徐醒民教授 敬記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前頁 後頁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網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