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
先進第十一》菁華選粹
白話解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之死?」
◎白話解:子路問如何事奉鬼神。孔子回答說:「不能事奉人,那能事奉鬼神啊?」子路又問:「請問人死之後是怎樣?」孔子回答說:「我們對於生的道理都不清楚明白,哪里談得上死了以後的事?」
※
孔子以為,事人優於事鬼,知生重於知死。
《論語
·
顏淵第十二》菁華選粹
白話解
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白話解:顏回問如何做到仁。孔子說:「約束自己的心行,實踐『禮』的規范,那就是仁了。果真有一天能做到這樣,天下的人都稱他為仁人了。為仁與否完全在自己,不是靠別人啊!」
顏回說:「請問老師實行仁的條目有哪些?」孔子回答說:「凡是不合禮節的不要看,不合禮節的不要聽,不合禮節的話不要講,不合禮節的事不要做。」
顏回聽了說:「我雖然不夠聰明,請老師放心,我愿意遵照老師這些話努力去奉行。」
2.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白話解:孔子說:「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加在別人身上。」
※
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3.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白話解:凡是人的生死,皆是命中注定的,一生的富貴也有上天的安排。君子只要言行謹慎沒有過失,與人相處謙恭有禮,那麼四海之內,人人皆樂意和你親近,都像兄弟一般了。
4.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白話解:子張問如何可以算是崇德與辨惑?孔子說:「言行以忠誠信實為主,聞義即能改過遷善,可以算是崇德了。喜愛一個人的時候,希望他活得很好,討厭的時候,希望他死,既要他生,又要他死,這就是迷惑!」
5.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白話解:齊景公問孔子為政治國的方法。孔子答說:「君王盡君王之義務,臣子負臣子的責任,父親盡父親的義務,兒子負責兒子的責任。」齊景公說:「這番話說得太好了,如果做君王的不盡君王的義務,做臣子的不負臣子的責任,做父親的不盡父親的義務,作兒子的不盡兒子的責任,縱然有米糧,我也吃不到啊!」
※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則天下大亂矣!
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白話解:孔子說:「君子成全他人的好事,不成全他人的壞事;小人剛好相反。」
※
君子小人存心不同,所好亦異。君子量大,故成人之美;小人氣量狹窄,嫉妒心作祟,見不得人好,故反是!
7.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白話解:季康子向孔子請教為政之道。孔子回答說:「政是群眾的事,應當以正道治理,不能偏邪。你若以正道來領導,在下面的部屬人民,誰敢不正?」
※
己身正,不令而從。
8.子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白話解:孔子說:「在上位的人就好像風,老百姓好像草,風加在草上,草一定會隨著風吹而倒。」
※
故君子有領導風氣之責。
9.子曰:「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白話解:孔子說:「忍不住一時的氣憤,沖動行事,忘了自己的身命安危,乃至於連累父母家人,這豈不是迷惑胡涂的行為?」
※
應從忍一時之氣,以保百年之身。提陞到學問深時意氣平之境界。
10.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孔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
◎白話解:樊遲問如何是仁?孔子說:「愛人」又問如何是智?孔子說:「知人。」樊遲聽了不明白。孔子為他說明:「舉用正直的人,來指導教化那些枉曲的人,可以使不正直的人也變得正直了。」樊遲聽了還是不明白,只好退下。
又去見子夏,說:「剛才我向老師請教如何是智?老師說:『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這是怎麼說呢?」
子夏說:「這話含意太豐富了,從前舜有了天下,在眾人中選出賢能的皋陶,來治理國家,那些不仁的人都遠離了。後來商湯有了天下,從眾人之中選出賢能的伊尹,來治理國家,那些不仁的人也都遠離了。」
※
選賢與能,知人善任乃治國平天下之大道。
11.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導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白話解:子貢問交友之道。孔子說:「朋友有不對的地方,應該誠心地給予忠告,善巧地將他導入正軌,如果不能聽從就要停止,暫時不要再勸了,以免自取其辱。」
※
規過勸善,乃朋友之義。
前頁
後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