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傳統文化

 

 

  

晏子故事系列》之二十八

獄訟多晏子諫

晏公時期,苛捐雜稅很重,人民不勝負擔,故獄訟繁多。拘捕的罪犯充滿了牢獄,怨恨的情緒遍布朝野,晏子苦苦相勸,景公卻不聽,并且對晏子說:「主持獄訟,是國家重要的官吏啊,希望請先生來擔任。」

晏子回答道:「君上是叫晏嬰整飭獄政,減少犯罪,以驗懲勸之效嗎?那麼我有一妾,長於書記,請她便足以擔任了。如果君上是叫晏嬰讓百姓們釋怨窒忿,擁護君王。事實,百姓沒人愿意敗壞家庭生計,專門奉承暴君那種窮奢極欲的癖好的。所以,只要派一官吏,把每家的租券獻牘一把火燒掉就可以了。」

景公聽了,一臉的不高興,說:「整飭獄政,使一妾即可勝任,叫人民釋怨窒忿,把每家的租券用火燒掉就可以,照這樣說來,先生就沒有其他方法能治理國事嘍?」

晏子回答道:「晏嬰所聞與君上不同。現在以胡貉戎狄的人們養狗為例,他們每家多者十余條,少者五、六條,彼此不相傷害。但如果隨便丟一束雞肉、豬肉,便馬上可以看到它們爭得骨折皮裂的樣子。

「上位如能實行仁德之政,下位能明白彼此相處的道理,則貴賤有等,不相侵犯。現在君上卻以千鍾之多的高爵厚祿,隨意投之於左右人等。左右人等爭奪的激烈,恐怕更甚於胡貉戎狄的走狗,然而君上高居君位,卻還不知這其中的實情。

「一寸長的竹筒,如果沒有底,就算用盡天下的糧食也裝不滿。而今齊國,男子耕田,女子織布,幾乎夜以繼日辛勤工作,但全部所得,還不夠繳納苛捐雜稅。然而君上身旁都是些精工雕鏤的飾物玩好,這等於沒有底的竹筒啊。一個五尺高的小孩,只要拿著寸長的火種,即令用盡天下的柴薪,也不夠它燃燒的。如今,君上左右的近侍們,可以說都是些玩火的人,君上卻視而不見,無動於衷。

「試想,鐘鼓樂器,陳列成肆;戈干戚揚,組合成舞;樂聲舞步,動人心弦。面對這些,縱使克勤克儉的大禹,也不能禁止人民去觀摩。況且增進了人民的物質欲望,又嚴禁大家耳朵不聽,心里不想,就是圣人,也很難辦得到啊!

「更何況,剝削百姓的財產,使他們饑寒交迫;勞動百姓的體力,使他們身心疲憊;使他們受到痛苦的煎熬,到今天又要嚴辦獄政,狠狠懲治他們的罪行。如此以往,後果真不堪設想啊!」

齊景公於親政之初,能虛心納諫,認真聽取晏嬰等賢臣建議,於是使齊國在短短的幾年間便由亂入治。然而後來,齊景公卻貪愛享樂,貪杯好色,大造宮室,厚賦重刑,不恤民情,使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面對景公如此貪愛民財,又要嚴加訟獄,晏嬰擔心如此以往,累積民怨,後果將不堪設想,於是一勸再勸。然而景公卻不肯聽從晏子的勸導,仍要晏子承擔這訟獄之官。晏子因而直截了當告訴景公,整飭獄政,使一妾即可;去民怨,焚燒租券即可。景公聽了大為不悅,可晏子仍不放棄勸諫之責,繼續直陳利害,并且運用事例,巧妙地將其中危害陳清。由晏子的勸諫中,我們也看到,一旦放任欲望,那縱有再多的民財也耗不起啊!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君主如船,百姓如水,水能使船安穩航行,也能使船沈沒。君能愛民如子,必得百姓擁護,反之,則會迫使人民反抗。唐貞觀後期,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中說:「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意思是說:怨恨不在於大小,可怕的只在人心背離,水能載船也能翻船,應該高度謹慎。

而在劉向《新序•雜事一》也有曰:「良君將賞善而除民患,愛民如子,蓋之如天,容之若地。」君王要能善體民情,愛民如子,使人民能安居樂業。因此,并非以訟獄的繁重嚴苛來維護社會安定,能以仁德之政,使民安樂,知禮守法,自然可以免除獄刑,使社會安定祥和。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上一頁\\下一頁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