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悟做人的味道
每天忙碌於自己的學業、嗜好、喜惡之中,被層層的贊譽和自滿所包圍,陶醉或煩惱於得失之間,或哭或笑,以為這就是人生的味道。
可是當我慢慢的成長,在社會的浪潮中不斷的被向前推進,眼前的道路卻越來越迷茫。
直到有一天,我有幸聽到蔡老師的《幸福人生講座》,開始學習《弟子規》,我才發現以前所吶喊的「體悟人生」,只不過是狹隘內心的孤芳自賞。此時才發覺,原來自己從來不懂得怎樣去包容,怎樣去感恩別人的辛勤付出,甚至不懂怎樣替別人著想,內心無比的慚愧。每次聽到講座中「父母的恩德」那一段時,我都暗暗落淚。「母活一百歲,猶念八十兒」,生育養育的恩德如此厚重,僅僅是母親對兒女時時刻刻的牽掛,做兒女的一生也報答不完。漸漸地良心開始蘇醒,次次的淚水在洗刷著心靈。終於有一次,聽到一位父親講到當孩子生病時,發著高燒,他看到孩子在床上輾轉反側,就背起孩子向醫院跑去,焦急萬分,不忍年幼的孩子受病痛的折磨,心里默默地重復著:「把孩子的病移到我身上吧!把孩子的病移到我身上吧!」這時,我沈積已久的感恩之情,從內心涌起,憶起以前對父母的頂撞,魯莽的行為讓父母擔心、懮愁,止不住的淚水奪眶而出。我偷偷的溜到一個無人的地方,放聲痛快的哭了一場,是慚愧?是後悔?是感恩?百感交集!自己暗下決心,放假回家一定要向父母深深地道歉。
學習到「怡吾色,柔吾聲」時,巧恰看到朱熹的一句話「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原來孝子心中的那份深愛,就是兒女心底中深藏的那份天性、那份感恩,從這份純真的天性中自然流露出對父母的溫順、和氣、愉色、婉容。這是何等和睦融融的親情啊!從此,我找回了做人的味道——心中那份對父母的深愛、感恩和溫順。
終於盼到了暑假回家,我尋找到一個合適的時間,先給父母匯報這學期的學習情況,以及傳統文化對自己的幫助,後來聽到自己的聲音放得低緩下來,我深情的抬起眼睛望著父母,又趕快低下頭來,「爸爸,媽媽,女兒這二十多年來,有許多對不住您們的地方……」,話沒講完,抬頭看看母親,她的淚水已經含在眼圈里了……。當下,在親情的暖流中,心中沈積多年的隔閡完全融化,自此,我的心可以完全投入父母的心中,原來這就是孝,上面的「老」與下面的「子」融為一個生命體,心心相印……。從此非常珍惜與父母共處的時光,挽著母親的胳膊去逛街,給父母按摩,洗衣,給他們分享圣賢的智慧和養生的道理,能夠感受到了父母心情的纖細波動,感受到了父母的期許和內心需要。真正的體會到,兒女任何的一句話、一投足,那都是孝心的流露,包含著對父母的深愛、體恤、溫順和關切。其實孝順很簡單,不必要等到自己經濟富裕時再來孝順。父母對兒女的需求是如此的少,僅僅需要我們一句真心關懷的話語;父母的寬容如天地那樣的大,對兒女的頂撞從來不會放在心上;父母對我們的厚望是如此之大,不管兒女犯了多大的錯誤,父母從來不放棄我們……「母慈難宣,厚德育兒,慈愛掬兒,恕光含兒,難以言報。」
我也終於明白了,大舜為什麼貴為天子,也不足以解懮,因為舜王認為自己沒有得到父母的歡心。所謂「犢慕父母」完全出於一片至誠之心,真正力行「親憎我,孝方賢」,最終「瞽叟厎豫而天下化」,成就了舜王以身教感化世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在孝中得到圓滿。也為後世子孫做出榜樣。
孝道確實就如同一棵大樹,我們事業、學業、家業的成就都只是這棵樹的花果,而樹根是深植在對大地父母祖先的孝道。「欲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孝道之根紮得越深,一個人的福德才培植得越厚,成就自然就會越豐盛。
一個人真正做到了孝養父母之身、父母之心、父母之志、父母之智,才能真正懂得做人的味道。而這顆孝心不僅讓父母歡心,也讓自己的人生旅程走得踏實安心、圓滿無憾。有了這顆孝心,我們至誠的愛心可以投射到走進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個人,「愛人者,人恒愛之」,當心量漸漸寬宏,人生的道路就會越走越寬廣,越走越通達,這樣的人生多有味道!
感謝北京陳博士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