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弟子規》中領悟讀書方法
筆者雖已年近古稀,但還是熱愛讀書。然而,凡嗜書者,必有此感慨——書籍浩如煙海,而吾生也有涯,而書也無涯,如何讀法?以往,筆者的讀書習慣是大量搜羅,匆匆讀完一本又換一本,可學識未見增長,視力倒是每況愈下了。
到後來,書好像也頗讀了一些,但論其內容,總覺茫然。有時開會發言或與人談論的場合,印象中某書的觀點正合用,急欲道來卻記憶「短路」。有時一個主張在心中若有若無,時隱時現,但說出來或寫出來卻又語焉不詳。還有時自以為熟極而流的典故、史實、名句,在表述中常遇梗阻,甚至張冠李戴。
讀書遇到這些困惑,卻不能開解,心裡是夠鬱悶的。偶爾有一天,我在家輔導孫子讀《弟子規》,這書我幼年時似乎也讀過,不過好多都忘了。現在重拾起來讀,頗有親切感。孫子需要背誦的段落已經熟極而流,我拿起書來卻再放不下了,頗有點手不釋卷的感覺。
當我讀到「餘力學文」篇時,不禁聯想到自己的讀書困惑,再仔細閱讀,特別是讀到「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時,興奮地差點喊出聲來,因為這看似簡單的《弟子規》的內容,實在蘊藏著讀書方法的至理,可解我多年的困惑。
茅塞頓開之後,我革新了自己的讀書方法。讀書時,必隨身攜帶一個小本,記錄著全部藏書狀況,以及歷年來讀過的書籍。讀書時必在書頁的留白處批註,或註釋或質疑或評論,短則幾個字、數十言,長則上百語。彰顯讀書用功之深,終至可出口成章,旁徵博引,時有驚人之語。
《弟子規》中還有「工夫到,滯塞通。心有疑,隨札記」的名言,也讓我大受啟發。原來讀書有口讀、眼讀與筆讀、心讀之分。凡讀書須思考,書中常有令人不解處、使人生疑處、讓人會心處、促人警醒處、引人深思處乃至忍不住拍案叫絕處。口讀者或眼讀者何嘗沒有這些感受,只是淺嘗輒止,走馬觀花,惦著前頭的好景致,卻對眼前美景匆匆瀏覽而過,終於從開始的目不暇接到最後的頭暈目眩,只留模糊的影子了,時日一長則蕩然無存(少數過目不忘的天才除外)。
筆讀、心讀則不然,落筆處必是思考極深處,每有感觸絕不輕易放過,用精煉簡省的文字記下剎那間的思想火花。如此一來可以加深記憶,讓知識點明確深刻;二來常存疑問,多方求證,養成了深入思考的好習慣;三來可將書中精華化為自己的思想,融入自己的精神。如果每回掩卷後寫篇讀後感或書評文章,概括全書精義,觸類旁通地探討相關問題,則收穫會更大。從前人說不動筆墨不讀書,信然!當然此乃笨辦法,並不適用於所有書,但讀有價值的書,或讀書欲求學問,捨此必不得矣。
筆讀、心讀更是一種創造性的讀書。讀書人好坐享他人成果,病在只進不出。筆讀則包括了本人的思考和勞動,受益匪淺的同時,用功深者經年纍月,積腋成裘,還能匯集成冊,再傳世間。歷史上著名的筆記、隨筆,便是如此。如宋朝洪邁的《容齋隨筆》,窮作者四十年之期,閱千百部書,卒成洋洋五十萬言,被推為南宋筆記小說之冠。可見筆讀能獲小收益,也能得大成就。
感謝《弟子規》,不但教育我們如何為人處世,更教導我們學習讀書的方法。解人之惑,可以為師矣。讀過《弟子規》,我深深地感悟到:有人說,書不能終卷,不如不買;那麼或許也可以說,讀書不能筆讀,不如不讀。
感恩倪女士分享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 恭制
www.dfg.cn
前頁/後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