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生活學堂 每周經典
當前位置: 首頁 < 教學課程
 

四書讀本節要

《大學》分類

(甲) 經—總論

(一)  三綱

1.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2.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二) 八條

1.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2.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3.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4.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乙) 傳—分釋

(一)釋三綱領

1. 君止於仁。臣止於敬。子止於孝。父止於慈。交止於信。

2. 道學。自修。威儀。道盛。德至善。

3.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

(二) 釋八條目

1.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2.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3. 身有所忿懥。有所恐懼。有所好樂。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4.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5. 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

6. 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

7. 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

8. 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

9. 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惟善為寶。仁親為寶。

10.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

11.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附)

1. 致知在格物。

下一頁

網站導航 - 聯系信箱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