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菁華錄 卷二

侯官吳曾祺評注

檀弓上第三

   子夏既除喪而見。予之琴。和之而不和。彈之而不成聲。作而曰。哀未忘也。先王制禮而弗敢過也。子張既除喪而見。予之琴。和之而和。彈之而成聲。作而曰。先王制禮。不敢不至焉。

   此節當由記者讀圣人過猶不及一語。故撰成此事以實之。

   司寇惠子之喪。子游為之麻衰牡麻絰。文子辭曰。子辱與彌牟之弟游。又辱為之服。敢辭。子游曰。禮也。惠子衛將軍文子彌牟之弟惠子廢適子虎而立庶子故子游特為非禮之服以譏之

   何不明白說出。使人如聽謎語。猜摸不著。非忠告之道也。

   文子退反哭。子游趨而就諸臣之位。文子又辭曰。子辱與彌牟之弟游。又辱為之服。又辱臨其喪。敢辭。子游曰。固以請。文子退。扶適子南面而立曰。子辱與彌牟之弟游。又辱為之服。又辱臨其喪。虎也敢不復位。子游趨而就客位。次言敢辭者辭其立於臣位也此時尚未喻子游之意及子游言固以請則文子覺其譏矣於是扶適子正喪主之位焉而子游之志達矣趨就客位禮之正也

   喪事欲其縱縱爾。吉事欲其折折爾。故喪事雖遽不陵節。吉事雖止不怠。故騷騷爾則野。鼎鼎爾則小人。君子蓋猶猶爾。縱縱給於趨事之貌折折從容中禮之貌喪事雖急遽而不可陵躐其節次吉事雖有立而待事之時而不可失於怠惰若騷騷而太疾則鄙野矣鼎鼎而太舒則小人之為矣猶猶而得緩急之中君子行禮之道也

   連用數疊字。極見形況之妙。

   有子問於曾子曰。問喪於夫子乎。曰聞之矣。喪欲速貧。死欲速朽。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參也。聞諸夫子也。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參也與子游聞之。有子曰。然。然則夫子有為言之也。曾子以斯言告於子游。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昔者夫子居於宋。見桓司馬自為石槨。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死之欲速朽。為桓司馬言之也。桓司馬即桓魋靡侈也

   南宮敬叔反。必載寶而朝。夫子曰。若是其貨也。喪不如速貧之愈也。喪之欲速貧。為敬叔言之也。敬叔魯大夫孟僖子之子仲孫閱也

   曾子以子游之言告於有子。有子曰。然。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曾子曰。子何以知之。有子曰。夫子制於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槨。以斯知不欲速朽也。昔者夫子失魯司寇。將之荊。蓋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以斯知不欲速也貧也。

   此章所記與圣人分量殊不稱。圣人雖急於救時。然於進退之際。不可以茍。豈有人不以禮來。而汲汲以求之之理。至於生前預營棺槨。此常人且為之。何待圣人。當是一時相傳有有若似圣人之言。故因假為曾子諸人問答之詞以實其說。非真有是事也。而其文往復有意理。深得辭繁不殺之妙。使人百讀不厭。

   又按所載桓司馬南宮敬叔二事。已見孔子家語。與此文大同小異。當是作者掇拾舊聞。因杜譔後二事以益之耳。

   陳莊子死。赴於魯。魯人欲勿哭。繆公召縣子而問焉。縣子曰。古之大夫。束修之問不出竟。雖欲哭之。安得而哭之。

   今之大夫。交政於中國。雖欲勿哭。焉得而弗哭。且臣聞之。哭有二道。有愛而哭之。有畏而哭之。公曰。然。然則如之何而可。縣子曰。請哭諸異姓之廟。於是與哭諸縣氏。

   畏而哭之。此語得所未聞。然則佞哀拜郎。古人亦有行之者矣。

   孔子之喪。有自燕來觀者。舍於子夏氏。子夏曰。圣人之葬人與。人之葬圣人也。子何觀焉。

   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見封之若堂者矣。見若坊者矣。見若覆夏屋者矣。見若斧者矣。從若斧者焉。馬?封之謂也。今一日而三斬板而已封。尚行夫子之志乎哉。此言封土有此四者之形封筑土為墳坊堤也馬?封馬鬃?之上其肉薄封形似之也尚庶幾也乎哉疑辭謙不敢質言也

   厚葬非禮。讀此節可悟。

   當與延陵季子葬子一節參看。

   注:「適」字通「嫡」,簡體「適」字沒有「嫡」的意思在,所以保留正體字。

—— 未完待續 ——

上一頁 //下一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網

www.dfg.cn